前路充满挑战
- 尽管中美两国同意将额外关税分别降至30%和10%,以及美国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部分新关税均属无效,金融市场前景仍然充满挑战。
- 重要的是,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新基准税的政策仍然生效,特朗普政府已设定7月9日为最后期限,除非数十个国家均同意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否则美国将加征广泛对等关税。
- 我们认为,经济前景面临三项主要风险。
- 首先,美国关税提高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供应冲击。我们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减半,通胀将上升,而联储局一旦面临滞胀将限制2025年的减息幅度,以确保通胀不会偏离其2%的目标。
- 其次,世界其他地区将因美国关税而遭受需求冲击。但我们预期欧洲及亚洲的减息及财政刺激措施将为经济增长带来缓冲。
- 因此,如下表中GDP增长预测所示,我们预期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活动将会转弱,而欧元区及英国的经济活动将持续低迷,。但我们不认为今年会出现严重危机,因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政府将放宽货币和财政政策,及争取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以降低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
- 第三,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经济、财政、贸易和外交政策正在削弱全球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投资者转向欧洲和亚洲,美元和美国国债长期而言将会走弱。举例说,我们认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维持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而美元兑欧元未来12个月将进一步跌至1.23水平。
美国 – 联储局静待形势转趋明朗
- 今年,联储局已暂停减息,等待经济前景明朗化。5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连续第三次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并发出信号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财政政策明朗化之前,不会急于调整利率。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声明经过修改,强调自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解放日”关税公告以来市场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已进一步增加。”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亦警告,其稳定物价及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面临的风险有所增加:“委员会密切关注其双重使命于不同方面的风险,并判断失业率上升和通胀加剧的风险已经增加。”
- 第三,主席鲍威尔强调,联储局完全能够将利率维持在目前水平,同时等待经济前景更加明朗后再作定夺:“我们认为不必急于行动,可以耐心等待。我们将密切注视数据,数据变化的速度可快可慢,但我们确实认为,我们目前处境有利,可以静待事态发展及货币政策应对明朗化。”
- 我们继续预期,由于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导致通胀上升,联储局今年大部分时间将维持利率不变。我们预期最多只会减息一次25个基点,而且很可能在2025年发生。
- 因此,我们维持我们的观点,即在联储局减息幅度有限、关税大幅提高导致通胀加剧,以及美国预算赤字恶化的情况下,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很可能会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我们继续预期随着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的政策制定感到不安,美元将进一步走弱。
- 我们的主要宏观经济预测为:联邦基金利率在2025年全年维持在4.00%以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5.00%,以及未来12个月美元兑欧元跌至1.23。
中国 – 在美国关税下经济增长将放缓但免于崩溃
- 在5月的两大关键发展后,中国今年的经济前景有所改善。
- 首先,中美两国在瑞士会谈后同意大幅降低今年互相加征的额外关税。为期90日的缓冲期将持续至8月10日,但贸易休战关税下调的时间和幅度均远超投资者预期。
- 今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将从极端的145%降至30%,其中包括特朗普政府为打击芬太尼供应而征收的20%额外关税,以及华府于4月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设定的10%新基准关税。同样,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将从125%降至10%。因此,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总体关税约为40%,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总体关税略低于30%。
-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减息,其7天期逆回购利率将下调10个基点至1.40%,存款准备金率亦将下调50个基点。因此,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从之前的9.50%降至9.00%。
- 提早达成贸易休战和提早减息,支持我们认为在美国关税下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放缓但不会崩溃的观点。因此,我们维持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由2024年的5.0%放缓至2025年的4.2%的预测。
欧洲 – 放宽货币政策
- 我们预期欧洲央行及英伦银行今年将继续减息,以支持欧元区及英国约1.0%的疲弱GDP增长。
- 与美国因关税带来的供应冲击而势将面临更高通胀相反,由于美国减少对欧洲出口商品的采购导致需求冲击,欧元区及英国的通胀将放缓。因此,我们预期欧洲央行和英伦银行今年将继续分别减息至1.75%和3.75%,欧洲金融市场将从中受惠。
- 同时,我们预期全球美元下跌将导致欧元和英镑未来12个月分别持续上升至1.23和1.44。因此,我们认为国内货币走强亦将导致欧洲央行及英伦银行今年继续减息,以缓冲美国提高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日本 – 日本央行审慎行事
- 与联储局、中国人民银行、欧洲央行及英伦银行相反,日本央行是过去一年来唯一一家持续加息的主要央行,令日元兑美元从2024年触及的40年低位162回升。
- 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将继续以每次25个基点的幅度逐步加息,约每六个月一次。目前,日本央行的隔夜拆借利率仍处于仅0.50%的极低水平,而核心通胀自2022年以来一直高于其2%的目标。但在5月1日的上次会议,鉴于全球贸易前景不明朗,央行并未透露下次加息的时间。
- 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将暂停加息,直至日本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为止。一旦出口前景明朗化,我们认为其将再次加息,从而令日元兑美元于未来12个月进一步升至132。


本广告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查。
为便于参考,本文件已被翻译成中文。英文原文与中文译文之间有任何差异或不一致,以英文原文为准
本文信息仅用作供一般公众使用以及/或者讨论之目的,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本文件中的信息不构成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因而不应当视作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
在不违背上述总体性说明的情况下,请您在做出购买投资产品的承诺前请财务顾问将您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纳入考虑并就任何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向其寻求意见。如果您选择不向财务顾问寻求建议,您应当考虑该等产品是否适合您。本段的说明不构成购买或销售或认购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或达成意向交易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或投资战略的要约或请求。投资有风险,包括投资本金的可能亏损。
本文所载信息可能包含对未来事件或某些国家、资产、市场或公司未来表现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表述。实际发生的事件或结果可能存在重大差异。针对过往表现的数据未必能够推测未来或可能发生的表现。无论以何种方式提及具体公司、理财产品或者资产类别均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构成对前述的推荐。
本行、其连属公司、其相关董事及/或雇员(统称“关联方”)将来或许或可能在本协议所述投资产品或发行人中拥有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影响此类投资产品的交易,并向此类发行者提供经纪、投资理财及其他金融服务。本行及其关联方也可能与此类投资产品的提供者有关联,并从其收取费用。
针对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说明、数字、意见、观点或评估),华侨银行均不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信息准确性、实用性、充分性、时效性或完整性的任何陈述与保证),并且任何人不得依赖华侨银行就前述信息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华侨银行不承担更新信息或更正本文中任何在之后可能变得明显的不准确之处的义务。本文所述所有信息可以不经通知而更改。华侨银行不应当对任何人基于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而作出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对由该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或与该等行为相关的或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负责。
未经华侨银行书面同意,本文内容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或传播。
本文内容是对新加坡银行和华侨银行报告中的投资意见和建议之概述。就前述两个实体对投资产品和/或证券发行人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请参见它们各自的研究报告。
跨境营销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