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上调其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
新加坡经济在2025年第二季的增长率加速至同比4.3%,高于第一季上修之后的同比4.1%(此前为同比3.9%)。
2025年上半年未出现技术性衰退
从环比数据(经季节性调整)来看,新加坡经济从2025年第一季收缩0.5%的情况中恢复过来,在2025年第二季取得1.4%增长,消除了人们对2025年上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的担忧。
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表现亮眼
2025年第二季的预估值高于彭博社市场共识预测的同比增长3.6%(经季节性调整后环比增长0.8%),但与我们所预测的同比增长4.1%(经季节性调整后环比增长1.2%)较为接近。这使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亮眼的同比4.2%,几乎是去年同期同比2.3%的两倍。目前,官方对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仍维持在同比0-2%,未作出调整。贸工部(MTI)指出,“展望未来,由于美国关税政策不明朗,因此全球经济在2025年下半年依然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
制造业受惠于提前出货
从行业角度而言,制造业的动能在2025年第二季从同比增长4.3%(经季节性调整环比下降5.5%)提高至同比增长5.5%(经季节性调整环比增长0.1%),这主要由于大多数产业群都取得广泛扩张,只有化学和一般制造业除外。这是自2024年第四季以来最强劲的同比数据,这很可能是由于对等关税的90天休战期在宣布之后,出现提前出货的效应。
与此同时,服务业在同一时期也从同比增长3.7%(经季节性调整环比增长0.6%)提高到同比增长4.1%(经季节性调整环比增长1.4%),这也是该行业自2024年第四季以来取得的最佳同比表现。2025年第二季服务业的增长动能主要来自批发与零售贸易以及运输与仓储(同比增长4.8%,主要来自水路运输、机械、设备与供应品批发贸易的需求、以及汽车零售贸易)、资讯通信、金融与保险以及专业服务(同比增长3.8%,主要来自对资讯科技与数码解决方案、总部与商业代表处、银行业务以及辅助金融服务的持续强劲需求),以及住宿与食品服务、房地产、行政与支援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同比增长3.4%,主要来自国际游客入境人数增加,从而带动住宿业增长所带来的支持)。建筑业也出现强韧表现,维持强劲的增长力度,增长达到同比4.9%(经季节性调整环比增长4.4%),这主要获益于公共部门建筑工程的增加。
我们上调对2025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
我们将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同比增长1.6%上调至同比增长2.1%,这是考虑到2025年第二季经济增长数据超出预期以及2025年第一季数据所作出的上修。由于2025年上半年表现良好,同比增长达到4.2%,因此即使关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加坡在2025年下半年的增长动能大幅放缓,全年增长率应该还是会略高于同比增长2%的水平。目前,新加坡对美国出口将征收的10%关税似乎是一个基础水平,但重要的是要关注半导体和制药等行业的关税,这些行业在2024年分别占工业产出的41.4%和6.6%,以及占非石油国内出口(NODX)的11.2%和7.9%。
外部环境依然不明朗
由于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处于不明朗状态,因此外部经济环境仍然是充满变数。随着美国国会最近通过特朗普的税收和支出法案,财政问题继续对美国长期国债市场构成压力。尽管如此,中国将出口从美国终端市场转移到其他市场,有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反通胀影响。
国内需求获得良好支持
尽管国内劳动市场环境正在逐渐降温,但由于本地流动性充足,因此国内需求仍获得良好支持,这从拥车证(COE)上涨以及私人房产市场依然强劲即可见一斑。官方对2025年整体和核心通胀的预测仍维持在同比增长0.5-1.5%,而我们的预测则分别为0.9%和1.2%。即将推出的财政纾困措施,包括SG60(新加坡独立六十周年)消费券以及新企业应变计划补助。经济韧性小组未来可能会在必要时宣布更多措施。这一切都显示,新加坡经济在2025年将处于良好的状态。
本广告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查。
为便于参考,本文件已被翻译成中文。英文原文与中文译文之间有任何差异或不一致,以英文原文为准
本文信息仅用作供一般公众使用以及/或者讨论之目的,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本文件中的信息不构成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因而不应当视作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
在不违背上述总体性说明的情况下,请您在做出购买投资产品的承诺前请财务顾问将您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纳入考虑并就任何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向其寻求意见。如果您选择不向财务顾问寻求建议,您应当考虑该等产品是否适合您。本段的说明不构成购买或销售或认购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或达成意向交易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或投资战略的要约或请求。投资有风险,包括投资本金的可能亏损。
本文所载信息可能包含对未来事件或某些国家、资产、市场或公司未来表现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表述。实际发生的事件或结果可能存在重大差异。针对过往表现的数据未必能够推测未来或可能发生的表现。无论以何种方式提及具体公司、理财产品或者资产类别均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构成对前述的推荐。
本行、其连属公司、其相关董事及/或雇员(统称“关联方”)将来或许或可能在本协议所述投资产品或发行人中拥有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影响此类投资产品的交易,并向此类发行者提供经纪、投资理财及其他金融服务。本行及其关联方也可能与此类投资产品的提供者有关联,并从其收取费用。
针对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说明、数字、意见、观点或评估),华侨银行均不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信息准确性、实用性、充分性、时效性或完整性的任何陈述与保证),并且任何人不得依赖华侨银行就前述信息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华侨银行不承担更新信息或更正本文中任何在之后可能变得明显的不准确之处的义务。本文所述所有信息可以不经通知而更改。华侨银行不应当对任何人基于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而作出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对由该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或与该等行为相关的或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负责。
未经华侨银行书面同意,本文内容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或传播。
本文内容是对新加坡银行和华侨银行报告中的投资意见和建议之概述。就前述两个实体对投资产品和/或证券发行人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请参见它们各自的研究报告。
跨境营销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