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震荡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宣布对所有进口美国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数十个国家征收额外对等关税,并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达145%的极端关税,令投资者震惊。
- 在美国政府暂停执行对等关税及与贸易伙伴展开谈判后,金融市场已收复年初至今的部分失地。但美国政府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0%基准关税及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145%关税仍然生效。我们认为此举将对今年的经济前景产生四个主要影响。
- 首先,如果无法达成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4月关税上调的冲击将令美国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我们认为美国会作出让步,将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降回其新的10%基线,但供应链突然中断仍将导致主要经济体于今年出现滞胀。
- 其次,由于华府的新关税涵盖所有进口商品,其经济前景预计在2025年恶化最为严重。见下文预测表,我们认为进口关税突然提高所引发的供应冲击,将令美国GDP增长削减一半,由2024年表现稳健的2.8%跌至2025年表现疲弱的1.4%。为赶及在关税上调前增加进口,已导致美国2025年第一季GDP意外按季下跌0.1%。与此同时,核心通胀料将升至3至4%。因此,联储局今年减息超过一次的机会不大,利率将维持在4.00厘以上的高位,以继续抑制通胀。
- 第三,与之相对,世界其他地区面临需求冲击。我们认为欧洲及亚洲的货币及财政刺激措施,将缓解关税对美国以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最后,美国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正在损害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我们预期随着投资者转向欧洲及亚洲,美元及美国国债将长期走软。
美国 – 联储局或会与美国政府发生冲突
- 自特朗普政府4月宣布大幅提高关税以来,美国经济前景急剧恶化。尽管我们预期美国政府将大幅放宽其新增的贸易壁垒,但经济预计仍将陷入滞胀困境,GDP增长将由上年表现强劲的2.8%大幅放缓至今年的1.4%,而核心通胀将升至3至4%。
- 滞胀将为联储局带来挑战。我们预期联储局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至4.50厘的水平,同时评估今年出现滞胀或经济衰退的风险。由于核心通胀率达到2.6%,仍高于2%的目标,且可能在2025年底升穿3%,我们认为除非失业率由目前4.2%的低位开始上升,否则联储局在2025年可能只会减息一次。
- 上月,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警告称,美国提高关税的举措已危及局方维持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双重目标。此番言论引发总统特朗普对联储局主席的抨击。
- 金融市场担心特朗普可能会试图辞退鲍威尔,此举将损害央行的独立性,令其官员无法自由地设定利率,进而导致通胀飙升,重蹈70年代联储局积弱时的覆辙。然而,央行年内很可能将利率维持在4.00厘以上水平,因此几可肯定会与特朗普政府再次陷入冲突。
- 联储局独立性面临威胁、通胀上升,以及日后减税可能导致美国财政赤字由目前已达其GDP 7%的高位进一步扩大等风险,使我们对美国国债的长期前景保持审慎态度,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料将再次达到5.00%。
中国 – 中国将迫使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
- 在中美两国贸易战中,美国政府较中国政府更有可能先作出让步,有助中国市场反弹。
- 回顾此前发展,美国政府今年已对所有中国出口商品实施两轮10%的关税上调,并且由4月初起,对等关税更升至极端的145%。而中国政府则对美国进口商品设定125%的关税,限制稀土出口,并开始收紧对在中国庞大国内市场营运的美国企业的监管,作为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回应。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有可能导致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由去年的5.0%放缓至4.2%。但我们预期北京将坚持强硬立场,直至美国政府作出让步并开始降低其极端关税,因为特朗普政府对通胀上升、增长转弱和市场波动所带来的政治成本可能更为敏感。
- 在贸易战下,我们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但由于中国政府官员正与美国进行休战谈判,同时亦为国内经济推出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市场崩盘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我们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减息,将公开市场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目前1.50厘的水平下调,而政府将利用低通胀和低债券收益率的优势增加财政借贷和支出,以继续支持中国今年的增长。
欧洲 – 欧盟及英国将加大刺激力度
- 由于美国上调关税,欧盟及英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很可能会低于1%,表现乏善可陈。但与美国因进口成本上升造成供应冲击令通胀加剧不同,欧元区及英国将因美国减少购买欧洲出口商品而面临需求冲击,通胀将会放缓。因此,我们预期欧洲央行及英伦银行今年将继续减息,分别将欧元区利率降至1.75%,英国利率降至3.75%,对欧洲金融市场有利。
日本 – 日本央行对进一步加息持审慎态度
- 与联储局、中国人民银行、欧洲央行及英伦银行相反,日本央行是过去一年间唯一不断在加息的主要央行,协助日元兑美元由2024年创下的四十年低位162回升。
- 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将继续大约每六个月加息25个基点。目前,日本央行隔夜利率仍处于只有0.50%的极低水平,而核心通胀自2022年以来一直高于其2%的目标。但在5月1日的最近一次会议上,鉴于全球贸易前景不明朗,日本央行并未表明下次加息的时间。因此,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将在日本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前暂停加息。一旦日本央行对出口前景有明确看法,今年便可能会恢复加息,这将对日元有利。


本广告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查。
为便于参考,本文件已被翻译成中文。英文原文与中文译文之间有任何差异或不一致,以英文原文为准
本文信息仅用作供一般公众使用以及/或者讨论之目的,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本文件中的信息不构成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因而不应当视作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
在不违背上述总体性说明的情况下,请您在做出购买投资产品的承诺前请财务顾问将您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纳入考虑并就任何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向其寻求意见。如果您选择不向财务顾问寻求建议,您应当考虑该等产品是否适合您。本段的说明不构成购买或销售或认购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或达成意向交易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或投资战略的要约或请求。投资有风险,包括投资本金的可能亏损。
本文所载信息可能包含对未来事件或某些国家、资产、市场或公司未来表现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表述。实际发生的事件或结果可能存在重大差异。针对过往表现的数据未必能够推测未来或可能发生的表现。无论以何种方式提及具体公司、理财产品或者资产类别均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构成对前述的推荐。
本行、其连属公司、其相关董事及/或雇员(统称“关联方”)将来或许或可能在本协议所述投资产品或发行人中拥有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影响此类投资产品的交易,并向此类发行者提供经纪、投资理财及其他金融服务。本行及其关联方也可能与此类投资产品的提供者有关联,并从其收取费用。
针对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说明、数字、意见、观点或评估),华侨银行均不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信息准确性、实用性、充分性、时效性或完整性的任何陈述与保证),并且任何人不得依赖华侨银行就前述信息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华侨银行不承担更新信息或更正本文中任何在之后可能变得明显的不准确之处的义务。本文所述所有信息可以不经通知而更改。华侨银行不应当对任何人基于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而作出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对由该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或与该等行为相关的或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负责。
未经华侨银行书面同意,本文内容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或传播。
本文内容是对新加坡银行和华侨银行报告中的投资意见和建议之概述。就前述两个实体对投资产品和/或证券发行人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请参见它们各自的研究报告。
跨境营销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