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冲击
- 总统特朗普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并加征高额的额外对等关税,震动金融市场。
- 投资者原本预期美国将全面加征约10%的关税,但对等关税的程度远超预期。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将在2025年初已实施的20%额外关税基础上再增加34%。欧盟出口商品将面临20%关税,日本商品则为24%。我们认为这对经济前景带来四个关键影响。
- 首先,若新的美国关税税率于2025年维持不变,而其他国家亦采取报复措施(如中国已实施般),则经济衰退将随之而来。但我们认为,未来数月撤销美国对等关税的谈判可能很艰巨,但普遍征收的10%关税则会保留。因此,我们预期会出现两季的滞胀(即增长疲弱和通胀加剧),而非陷入衰退的最坏情况。
- 鉴于关税不确定性已导致美国2025年第一季增长接近0%,而第二季增长同样可能持平,我们已将美国的经济前景预测由2025年增长2.2%的软着陆程度,下调至增长1.5%的疲弱程度。我们亦预计欧元区、英国和日本两季将接近零增长,令其2025年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下的疲弱水平。与之相对,我们仍预测中国增长4.2%,因为先前已预期美国会对中国出口商品大幅加征20-30%的关税,而我们认为北京仍有空间推出进一步财政刺激措施。
- 其次,由于进口成本上升,美国关税将推高全球通胀。
- 第三,各国央行将面临在抑制通胀与支持增长之间的艰难抉择。
- 最后,在贸易战达成休战协议之前,未来数月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将持续殷切,但由于通胀上升和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美国国债的长期前景仍然充满挑战。
美国—美联储不会出手相救
- 总统特朗普加征关税冲击全球贸易,势必在大幅削弱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推高通胀。
- 最坏情况下(即美国关税在整个2025年维持不变),我们预期美国和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但即使在我们的基本预测中(即未来数月透过谈判达成贸易战休战协议),未来两季的经济增长仍可能持平或非常疲弱。
- 与此同时,由于关税推高进口成本,通胀势将上升。我们预期核心通胀在2025年底将上升至3-4%的区间。因此,美联储和其他央行今年将不得不在滞胀的环境下确定利率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4月4日的最新发言中强调,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经济前景已变得极不明朗。他警告通胀可能并非暂时性,美联储官员需等待形势更加明朗后,才能考虑调整利率。
- 因此,我们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4.25至4.50%的区间不变,与此同时评估美国经济会陷入滞胀(从而需要维持较高利率以抑制通胀)抑或步入衰退(从而需要今年进行数次减息)。
- 鉴于核心通胀率(目前为2.8%)仍高于其2%的目标,且2025年底很可能远超3%,我们认为除非失业率从目前4.2%的低位显著上升,否则美联储今年有可能只减息一次。
- 然而与之相对,金融市场已反映美国经济衰退和美联储在2025年减息四次的预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大幅下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今年初的4.80%,在4月份一度跌至3.90%以下。我们预计由于目前增长前景不明朗,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短期内可能维持在接近4.00%的低位。但考虑到通胀上升风险和美国财政赤字扩大,未来数月达成的任何贸易休战协议都将令收益率反弹。因此,我们维持对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未来12个月达到5.00%的预测。
中国—对美国关税予以反击
- 美国政府今年大幅提高对中国进口至美国商品的关税,促使北京反击。特朗普政府先对所有中国商品实施两轮10%的关税,其后再数轮上调关税,将中国出口商品的总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 作为响应,中国已对美国商品加征84%关税,同时亦收紧出口。自此,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已急剧升级。
- 然而,我们维持对中国2025年的GDP预测不变,不同于其他大多数主要经济体。我们仍预期增长将从去年的5.0%放缓至今年的4.2%,因为我们在去年11月特朗普总统赢得连任时,已假设美国会对中国出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
- 我们亦预计,由于北京有能力报复在华营运、面向庞大中国国内市场的美国企业,这将使得双方更有可能在未来数月达成休战协议。最后,我们认为北京仍有空间推出新的财政刺激措施以支持增长。因此,我们仍认为中国经济今年将显著放缓,但不会因为美国大幅提高关税而陷入重大危机。我们亦预期北京将继续严格管理人民币汇率,而非任其贬值。
欧洲—欧盟势将报复,英国将会退让
- 在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并对欧盟出口商品额外加征20%关税后,欧盟准备采取报复行动。我们预期欧盟很可能会实施对等的关税措施,以迫使美国政府在未来数月就其贸易战进行谈判并达成休战协议。
- 相反,英国已表示不会采取报复行动,因为英国出口商品“仅”受新增的10%基准关税影响。然而,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增长都可能因全球贸易冲击而减弱。我们预测欧洲这两大经济体的GDP将停滞不前,今年的增长率将在1.0%以下。
- 为应对经济增长转弱,我们预期欧洲央行将在接下来的三次夏季会议中,继续将利率从2.50%下调至1.75%。我们亦预计英伦银行今年将进行三次减息,将利率从4.50%下调至3.75%,维持每季减息一次。
- 然而,尽管经济增长转弱和利率下降,我们预期欧元和英镑兑美元将继续走强,分别升至1.17和1.38,原因是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全球投资者转向欧洲作为美国以外的替代选择。
日本—日本央行或将暂停加息步伐
- 尽管日本是美国最紧密的盟友之一,其出口商品仍将在90日谈判期后面临24%的美国关税。我们预期日本政府将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但贸易冲击仍将损害日本经济增长。我们现预测其2025年GDP增长将低于1.0%。鉴于全球前景不明朗,我们亦预计日本央行将暂停加息步伐,将利率维持在0.50%。但我们预期日元将继续反弹,因为日本投资者对海外投资将变得更加犹豫。随着美元在全球范围内走弱,我们预测日元兑美元将升至139。


本广告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查。
为便于参考,本文件已被翻译成中文。英文原文与中文译文之间有任何差异或不一致,以英文原文为准
本文信息仅用作供一般公众使用以及/或者讨论之目的,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本文件中的信息不构成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因而不应当视作研究分析或者推荐建议。
在不违背上述总体性说明的情况下,请您在做出购买投资产品的承诺前请财务顾问将您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别需要纳入考虑并就任何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向其寻求意见。如果您选择不向财务顾问寻求建议,您应当考虑该等产品是否适合您。本段的说明不构成购买或销售或认购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或达成意向交易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或投资战略的要约或请求。投资有风险,包括投资本金的可能亏损。
本文所载信息可能包含对未来事件或某些国家、资产、市场或公司未来表现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表述。实际发生的事件或结果可能存在重大差异。针对过往表现的数据未必能够推测未来或可能发生的表现。无论以何种方式提及具体公司、理财产品或者资产类别均仅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构成对前述的推荐。
本行、其连属公司、其相关董事及/或雇员(统称“关联方”)将来或许或可能在本协议所述投资产品或发行人中拥有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影响此类投资产品的交易,并向此类发行者提供经纪、投资理财及其他金融服务。本行及其关联方也可能与此类投资产品的提供者有关联,并从其收取费用。
针对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说明、数字、意见、观点或评估),华侨银行均不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信息准确性、实用性、充分性、时效性或完整性的任何陈述与保证),并且任何人不得依赖华侨银行就前述信息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华侨银行不承担更新信息或更正本文中任何在之后可能变得明显的不准确之处的义务。本文所述所有信息可以不经通知而更改。华侨银行不应当对任何人基于本文所述的任何信息而作出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对由该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或与该等行为相关的或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负责。
未经华侨银行书面同意,本文内容不得全部或部分复制或传播。
本文内容是对新加坡银行和华侨银行报告中的投资意见和建议之概述。就前述两个实体对投资产品和/或证券发行人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请参见它们各自的研究报告。
跨境营销免责声明